检测报告样例及各参数说明

论文检测系统的检测报告是以网页形式(或PDF,PDF还是网页,系统随机)呈现的。报告初稿系统有两份;定稿系统有四份,这四份检测报告分别从4个角度来呈现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1)简洁报告我们一般用来做打印;
2)去除本人发表文献:是你之前在发表投稿过论文,被系统收录了,这时候如果再引用之前的论文内容,就可以根据你的名字(作者)排除这些重复的内容;
3)全文对照和全文引文就是平常我们用来修改论文重复率时候使用的。

【本科pmlc特有“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硕博VIP5.1/tmlc特有“学术论文联合比对库”】

下面以硕博论文检测系统VIP5.1/tmlc系统为例说明:

一、报告单类型

硕博检测(VIP5.1/TMLC2)报告包含:1份简洁报告单+1份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1份全文对照报告单+1份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报告单

1、简洁报告单

简洁报告单突出的是简洁而不“简单”,上半部分主要显示了被检测文献的 基本信息,下半部分按照章节显示了各章节的相似文献信息。显示基本的文献检测信息,如“总文字复制比”、“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各章节复制比”等数据。标明重合文字的出处,并且标明是否引用。

简洁报告

2、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

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在简洁报告单的基础上,增加了被检测文献的全文, 红色文字表示文字复制部分,黄色文字表示引用部分。显示基本的文献检测信息。标明了重合文字的出处,并显示了详细的文字复制比。显示了检测文献的全文,并对重合文字进行了标红或标黄(引用部分)。

全文标明引文报告单

3、全文对照报告单

就是把标红的部分和来源出处列举在一起,左边是原文,右边是来源部分,这样看上去非常清晰。显示基本的文献检测信息。不区分是否引用,对所有重合文字进行了标红,并与相似文献的具体内容进行对比。

全文对照报告单

4、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报告单

去除文人文献报告单,只去除了本人发表的文献后的报告单。是在全文报告的基础上,去除了本人发表的文献的重合文字标红或标黄(引用部分)。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报告单

二、报告单信息

1、被检测文献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主要显示了被检测文献的篇名、作者、检测范围和检测时间。

2、文字复制比

在检测结果中,复制比是最主要的指标,即总文字复制比、去除引用文献复 制比和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无论是总检测指标还是子检测指标,这三个复制比 都是衡量检测文章结果的最重要指标。复制比反映了文章“抄袭”的文字数量比 例,一般来说,文字复制比越高,存在抄袭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各高校常把此参数作为论文检测是否通过的重要指标,个别要求严格的硕博论文还要看各段落的复制比。

a、总文字复制比

总文字复制比是指所检测文献总的重合字数在总的文献字数中所占的比例。 通过该指标,可以直观了解到重合字数在该检测文献中所占的比例情况。

b、去除引用文献文字复制比

去除引用文献文字复制比,是指去除了作者在文中标明了引用文献的重合文 字的复制比。

c、去除本人文献文字复制比

去除本人文献文字复制比,是去除了本人发表的文献之后,重合的文字的复 制比。

3、检测指标

检测指标主要包括重复字数、文献总字数、总段落数和疑似段落数等信息。

a、重复字数

检测系统使用绝对字数,即总重复字数作为检测结果的核心指标。

b、总字数

总字数是该检测文献所有包含的字数,文字复制比与总字数的乘积即为重复字数。

c、总段落数

总段落数是指文献总的章节数,由于有的文献没有章节信息,系统会按照每 一万字的标准来分割文献,即每一万字为一段落。

d、疑似段落数

疑似段落数是指检测文献疑似存在抄袭行为的章节的数量。

e、疑似段落最大重合字数、 疑似段落最小重合字数

疑似段落最大重合字数是指在该检测文献所有疑似段落中,重合文字最多的段落中的重合字数。疑似段落最小重合字数是指在该检测文献所有疑似段落中, 重合字数最少的段落中的重合字数。

f、前部重合字数、后部重合字数

前部重合字数指检测文献整体前20%文字中的重合数量。后部重合字数是指去除前20%剩下的部分中重合的文字数量。对于学位论文,一般开头部分均是综述性的报告介绍,其重要性远低于论文尾部。

4、章节信息

a、段落检测信息

报告单显示了检测文献每一段落检测信息,包括段落的总文字复制、重合字数和总字数。

b、相似文献列表

相似文献列表显示了检测文献相似的文献信息,显示了相似文献的篇名、作 者、出处和发表时间,并且显示了检测文献与相似文献的文字复制比,而且验证 了检测文献是否引用了该相似文献。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wwwroot\check.cnkiok.com\wp-includes\script-loader.php on line 2678